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60年减碳贡献将超20亿吨:碳中和浪潮下,生物质能将迎来大发展时代

2022-01-20 16:060中国空分网互联网

在求解碳中和命题中,生物质能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获悉,日前,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分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及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联合编制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在京发布。

蓝皮书分别从生物质能零碳属性、生物质能助力“双碳”目标,以及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等维度出发,深度剖析了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瓶颈。同时,蓝皮书还通过借鉴美国、德国以及丹麦等国的生物质能发展经验,围绕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当前存在的痛点问题,总结提炼出多条产业发展建议。

生物质能作为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以及来源广泛等优点。目前来看,我国主要生物质资源年产生量约34.94亿吨,其中作为能源利用开发的生物质资源潜力达4.6亿吨标准煤。从实现“双碳”目标的角度看,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无疑是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之外的一个新选项、新思路。

  

关于“双碳”目标下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业内专家、学者也纷纷表示期待。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旭东认为:生物质能的成长空间大,且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有帮助。在他看来,依据蓝皮书的估算,我国当前生物质资源利用率尚不到1/7。由此可见,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空间广阔。

另外,杨旭东还表示,根据清华大学预测,2050年前后,我国电气化将高度发达。届时,我国全年耗电量将达到12亿千瓦。不过,即便电气化高度发达,但我国在工业、交通以及供热等领域,仍会有近18亿吨的标准煤燃料和40亿吉焦(GJ)的热量缺口。如果天然具备零碳属性的生物质能填补部分缺口,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按照蓝皮书预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升,生物质资源产生量也将呈上升趋势。2030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37.95亿吨;2060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53.46亿吨。相应地,2030年时,生物质能各类途径的利用为全社会实现碳减排将超9亿吨;2060年时,生物质能各类途径的利用为全社会实现碳减排则将超过20亿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任东明表示,我国在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既需要大力发展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需要推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跨越式发展。在他看来,随着制约生物质能发展的瓶颈不断被突破,生物质能今后发展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主任尹玉霞表示,基于德国生物质能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家“双碳”目标的确定性,她十分看好生物质能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尹玉霞认为,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还拥有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这在碳中和大潮推动下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此外,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宝荣指出,推进实施我国乡村振战略,生物质能将大有可为。袁宝荣表示,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问题,推动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助力农村地区节能降碳,而且有利于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诚然,国内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的体制机制“瓶颈”问题也需要尽早得以化解。比如说,社会各界对生物质能认知不足,支持政策、相关标准有待创新,以及生物质能产品市场消纳路径不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蓝皮书发出呼吁,希望全社会能够提升对生物质能的认知,改变各界对生物质能“脏乱差”的刻板印象;希望政府能够建立试点碳税征收机制,利用碳税支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能够设立生物质能产业技术创新推进目录,鼓励支持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通过全方位的支持、扶持措施,让生物质这一绿色能源为碳中和进程发挥更大价值。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霍尼韦尔庆祝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30周年
“霍尼韦尔很荣幸迎来公司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3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是霍尼韦尔中国业务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合资公司迈入发

0评论2023-01-18326

生态环境部:持续做好环评服务保障,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做好环评服务保障,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

0评论2023-01-18311

​碳关税“元年”将至,龙头企业赶考
于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而言,2023年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欧盟碳关税将于10月起试运行。欧盟碳关税靴子落地,这意味着免费配额逐渐减

0评论2023-01-17337

全球自愿碳市场势头强劲
全球范围内,自愿碳市场的“自愿”意向愈发强烈,企业减排需求持续增加,直接推动自愿碳信用额年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根据减排的强制性属性和自愿性属性,

0评论2023-01-16447

榆林100万吨/年甲醇深加工及新材料项目总体设计开工会召开
会议听取了天辰工程公司对项目总体设计原则、总图布置、进度计划、工艺包初步方案、设计基础、产品方案以及全厂平衡的汇报。各与

0评论2023-01-15274

江苏省已有49个石化化工项目获批,2023年有望开工(附项目汇总)
江苏省是我国化工大省,现已形成从炼油、乙烯生产到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制造等多门类产业体系,化工产业规模位居

0评论2023-01-13904

2023年计划投资超1000亿元,9大重点项目投产...盘点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新年新目标!
中国海油:2023年计划投资超1000亿元,九大重点项目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月11日发布了2023年战略展

0评论2023-01-13624

2022中国精细化工百强发布,浙江龙盛、新和成、河北诚信、万华化学等企业上榜
会议现场 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48%

0评论2023-01-1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