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体育产业碳中和“竞赛”:卡塔尔世界杯购买180万碳配额

2022-11-28 22:450大化工

2022年11月底,首届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世界杯——卡塔尔世界杯正式开幕。足球比赛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作为本届世界杯最广为人知的理念之一,“碳中和”承诺是否能真正兑现也受到外界的审视。

根据国际足联2021年发布的《卡塔尔世界杯温室气体核算报告》,从2011年4月至2023年6月的筹备、赛事和赛后三个阶段,卡塔尔世界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估计为3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为了实现“零碳”,卡塔尔新建了8座达到可持续建筑标准的体育场,购买了800多辆电动巴士,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灌木,并投建了一座800MW的大型单体光伏电站,还承诺从全球碳理事会购买180万份碳补偿,用于抵消本届世界杯的碳排放。

随着低碳环保的风潮席卷全球,“绿色”成为近年来体育产业最为重视的理念之一。2022年,大型体育赛事纷纷喊出“碳中和”的口号,无论是北京冬奥会还是卡塔尔世界杯,都以争做首届“碳中和”冬奥会或世界杯为目标。

2022年2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在“美丽中国·绿色冬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圆满兑现了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而卡塔尔碳减排的努力收效如何,仍待时间检验。

“沙漠珍珠”的减碳雄心

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能源结构等原因所限,首次举办世界杯的卡塔尔要实现“碳中和”颇有难度。

卡塔尔地处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水,大范围都是沙漠,国土面积仅有1.15万平方公里,与天津市面积相当,因此也被称为“沙漠珍珠”。其总人口不到300万,与内蒙古包头市、黑龙江大庆市相近,从构成上看大多为外来人口,本地人口只占15%左右。

由此,卡塔尔也成为历史上举办世界杯国家中人口和国土面积最小的一个。对于最近几届世界杯的举办国巴西、俄罗斯相比等人口上亿的大国,接待从世界各地涌来的百万球迷或许并非难事。但卡塔尔人口基数较小,这意味着需要为举办世界杯兴建更多的基础设施,包括体育场馆、住宿场地等。

作为海湾地区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产国,卡塔尔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因此筹备世界杯所需的资金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其在申办世界杯时承诺的绿色、可持续理念。在卡塔尔修建的8座足球场中,被称为“大金碗”的主体育场卢塞尔体育场是目前全球最大跨度的双层索网屋面单体建筑,“974体育场”由974个集装箱拼装而成,是世界上第一座可完全拆解的体育场。而住宿方面,除了原有的酒店外,卡塔尔还在沙漠上建了数千间灵活简易的集装箱板房和帐篷宿舍。

不过,在国际足联对卡塔尔世界杯碳排放的估算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宿分别占总排放量的24.2%和20.1%,而真正的碳排放“大头”,即普通公众、官员和工作人员的旅行,占总排放量的51.7%。为了抵消不可避免的排放,卡塔尔承诺向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第一个自愿碳抵消计划——全球碳理事会购买180万个碳抵消额度,每一个抵消额度代表一公吨二氧化碳。

此外,尽管卡塔尔富产化石燃料,但此次为了践行绿色低碳,还是兴建了国内首座非化石燃料发电站,使用了200万块双面光伏组件,可满足约3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全生命周期内能够减少2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实现碳中和?

而2022年初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更是一届从申办、筹办到举办的全过程落实可持续性要求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三大赛区、26个场馆100%使用“绿电”,由河北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通过张北柔直工程输入北京电网,实现“张家口的风点亮了北京的灯”的浪漫图景。在北京冬奥会使用的4090辆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氢燃料车共有816辆,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4.9%。此外,北京冬奥会也采取了林业碳汇、赞助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进行碳抵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2年会上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北京冬奥会拥有很多可用的技术和可借鉴的最佳实践,可以给未来大型周期性赛事在减碳技术和实践方面提供指导。

随着低碳环保的风潮席卷全球,“绿色”成为近年来体育产业最为重视的理念之一。尽管与电力、石化、建材等碳排放较高的行业相比,体育行业不属于碳密集型产业,但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过程中,从场馆建设、交通运输到能源使用、垃圾废物,都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量。因此从上世纪末开始,许多体育赛事都开始提倡环保、绿色。

不过最近几年,体育行业的环保、低碳开始从理念真正落实到减排行动中。2018年12月,国际体育机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在卡托维兹气候变化会议上启动“体育促进气候行动框架”,至今为止已经有超过280家体育组织加入。2021年,国际奥委会3月宣布将在2030年前减排45%,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保持一致,国际足联也在11月发布公告,提出足球行业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减半、到204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副总经理刘清芝在2022年初的公开演讲中曾表示,大型活动碳中和的实施,不是砸钱买碳信用,借用金钱的力量。不管排放多少,最终实现碳中和,而是首先必须要实施自己的绝对减排行动,努力运用现有可行的技术,并综合考虑资金支持与成本,切实实施减排行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霍尼韦尔庆祝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30周年
“霍尼韦尔很荣幸迎来公司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3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是霍尼韦尔中国业务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合资公司迈入发

0评论2023-01-18326

生态环境部:持续做好环评服务保障,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做好环评服务保障,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

0评论2023-01-18311

​碳关税“元年”将至,龙头企业赶考
于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而言,2023年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欧盟碳关税将于10月起试运行。欧盟碳关税靴子落地,这意味着免费配额逐渐减

0评论2023-01-17337

全球自愿碳市场势头强劲
全球范围内,自愿碳市场的“自愿”意向愈发强烈,企业减排需求持续增加,直接推动自愿碳信用额年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根据减排的强制性属性和自愿性属性,

0评论2023-01-16447

榆林100万吨/年甲醇深加工及新材料项目总体设计开工会召开
会议听取了天辰工程公司对项目总体设计原则、总图布置、进度计划、工艺包初步方案、设计基础、产品方案以及全厂平衡的汇报。各与

0评论2023-01-15274

江苏省已有49个石化化工项目获批,2023年有望开工(附项目汇总)
江苏省是我国化工大省,现已形成从炼油、乙烯生产到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制造等多门类产业体系,化工产业规模位居

0评论2023-01-13904

2023年计划投资超1000亿元,9大重点项目投产...盘点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新年新目标!
中国海油:2023年计划投资超1000亿元,九大重点项目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月11日发布了2023年战略展

0评论2023-01-13624

2022中国精细化工百强发布,浙江龙盛、新和成、河北诚信、万华化学等企业上榜
会议现场 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48%

0评论2023-01-1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