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时隔5年有望再度重启,碳中和又一个大事件要来了

2022-12-05 22:450大化工

据北京商报报道,在12月4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全球年会上,中国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中国还要不断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同时争取尽早重启中国CCER市场。

另据上证报消息称,目前CCER管理办法正在抓紧修订,有望加速出台。

什么是CCER?

CCER的英文全称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中文名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在我国CCER集中在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三大行业领域。在现行碳排放交易机制下,CCER可被控排主体购买并抵消自身碳排放。

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采用以配额交易为主导、以核证自愿减排量为补充的双轨体系。即一类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排放配额强制执行,CCER自愿执行。

其中,碳排放配额交易主要针对控排企业,偏向于高碳排放企业的约束;而CCER交易是碳排放配额交易的补充,在配额市场之外引入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即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侧重对减排项目的鼓励。

举例来说,一个风电项目运行一年相当于减排10万吨二氧化碳,那么业主就可以手握10万吨的CCER进入市场,卖给需要排放配额的企业,即可获得收益,由此激发主动减排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试点市场CCER价格往往低于碳配额价格。以北京为例,近期碳配额交易价格在120元/吨左右,而CCER价格则在80元/吨左右。因此,控排企业往往更倾向购买CCER抵消碳排完成履约。

   

对此,民生证券认为,CCER能有效降低企业履行成本、增加碳交易市场体量、提高市场流动性。控排企业可通过CCER拓宽融资途径,缓解现金流压力,相关企业通过披露气候相关信息,提升监管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双碳目标的达成。

始于2012年,目前存量交易为主

历史上,CCER交易始于2012年,当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提出CCER经备案后,可在国家登记簿登记并在经备案的交易机构内交易,用于抵消碳排放。

2015年,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上线,CCER进入交易阶段。

然而,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因“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暂缓受理CCER申请,新项目不再审批,但老项目仍可运行。以风电、光伏发电、甲烷利用等类型居多。

2018年5月,存量CCER交易重启,至此CCER市场已逐渐进入恢复期。但由于修订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仍未出台,CCER增量项目备案申请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时间进入2021年,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启交易,但该市场仅针对碳配额进行交易,未涉及CCER。不过由于CCER作为碳配额交易的补充,市场预计CCER备案有望重启。2022年后,多个相关文件陆续发布,CCER重启的前景越来越明朗。

行业扩容后或供不应求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已公示的CCER项目数量已达2871个,已备案项目861个,已核证碳减排量的项目254个,减排量约为5000多万吨,仅占碳市场覆盖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1.1%,但占配额累计成交量1.96亿吨的25.5%。

申港证券指出,双碳背景下,随着风、光电建设以及生物质能等利用的加速,外加焚烧作为我国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的定位确立,未来可申请CCER的项目及减排量潜力空间较大。

    

另一方面,和国际市场相比,欧洲碳价近两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平均碳价约为52欧元/吨。对比我国区域碳排放权市场碳价,除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外,其余的7家交易平台碳价集中在25-50元/吨的区间,对此国联证券认为,和欧洲碳价相比,我国碳价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国联证券表示,目前,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是发电企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有望进入,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量或超过每年70亿吨。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CCER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的要求,当前市场CCER年需求约为2亿吨,行业扩容后CCER需求有望达到每年3.5亿吨,CCER或供不应求。

林业碳汇或成CCER减排量主要来源

国联证券分析称,风电和光伏在过去5年中技术逐渐成熟,成本下降近一半,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风电和光伏逐渐商业化,并逐渐失去项目的额外性,在未来获得CCER减排量签发的可能性在降低。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林业项目碳汇占比仅为1.4%,远低于国际林业项目签发量占比42%,林业碳汇重要性凸显,有望成为贡献CCER项目减排量的主要来源。在2030年我国林业碳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44亿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霍尼韦尔庆祝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30周年
“霍尼韦尔很荣幸迎来公司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3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是霍尼韦尔中国业务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合资公司迈入发

0评论2023-01-18326

生态环境部:持续做好环评服务保障,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做好环评服务保障,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

0评论2023-01-18311

​碳关税“元年”将至,龙头企业赶考
于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而言,2023年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欧盟碳关税将于10月起试运行。欧盟碳关税靴子落地,这意味着免费配额逐渐减

0评论2023-01-17337

全球自愿碳市场势头强劲
全球范围内,自愿碳市场的“自愿”意向愈发强烈,企业减排需求持续增加,直接推动自愿碳信用额年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根据减排的强制性属性和自愿性属性,

0评论2023-01-16447

榆林100万吨/年甲醇深加工及新材料项目总体设计开工会召开
会议听取了天辰工程公司对项目总体设计原则、总图布置、进度计划、工艺包初步方案、设计基础、产品方案以及全厂平衡的汇报。各与

0评论2023-01-15274

江苏省已有49个石化化工项目获批,2023年有望开工(附项目汇总)
江苏省是我国化工大省,现已形成从炼油、乙烯生产到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制造等多门类产业体系,化工产业规模位居

0评论2023-01-13904

2023年计划投资超1000亿元,9大重点项目投产...盘点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新年新目标!
中国海油:2023年计划投资超1000亿元,九大重点项目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月11日发布了2023年战略展

0评论2023-01-13624

2022中国精细化工百强发布,浙江龙盛、新和成、河北诚信、万华化学等企业上榜
会议现场 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48%

0评论2023-01-13554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