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139家企业落地大兴氢能园区 全产业链融合领跑新经济

2022-12-27 22:440大化工

在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的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一个造型如宇宙飞船的白色流线型建筑物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加氢站——海珀尔加氢站。这里共有8台加氢机,16把加氢枪,日加氢量达4.8吨。

“很多氢能上下游企业都被吸引过来,投资建设‘高精尖’研发制造中心。”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任娟娟告诉记者,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毗邻大兴国际机场,紧邻京南物流基地,园区内的企业除了获得专项政策支持,还享有涉氢公共测试平台、氢能产业孵化器等相关配套服务和应用场景,已形成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共同构成“氢能综合创新生态圈”。

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氢能是指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烧热值高、来源广、可储存、可再生、零污染、零碳排等优点,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被誉为“终极能源”,属于全产业链清洁。

氢能正在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密码。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支持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北京作为五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在2021年发布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指出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在南部区域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指出到2023年,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有一片银色厂房,它属于科创板中国氢能“第一股”亿华通。亿华通年产3000台氢能发动机的生产线上,仅有8位工人,负责精密零件的组装;在生产线旁边的通道上,机器人来回穿梭,完成搬运、抬升等体力活,它们通过激光、视觉导航定位等技术,可以准确地把零件送货上门。

“我们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一体化氢能产业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生产的氢能发动机产品功率覆盖30千瓦到240千瓦。”亿华通常务副总于民介绍说,公司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携手实现净零排放

几年前,人们可能难以想象只需加入氢气,仅仅排出清水的车辆能行驶上路。如今,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已覆盖公交、团体班车、环卫、冷链、渣土、牵引、物流等多种车型,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渐趋成熟。在众多车型中,直接服务市民生活的氢能公交车最受瞩目。截止2022年10月20日,北京市投入运营的氢能公交车共有217辆,首都氢能公交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为市民低碳出行提供了新途径。

这批氢能公交车的“心脏”——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都曾经受了“冬奥标准”的严苛考验。2020年1月,在内蒙古海拉尔进行的极寒测试中,氢燃料电池客车在-30℃的环境下,放置超过8小时后,进行超低温冷启动测试,116秒成功启动。此举开创了全球氢燃料客车服务体育赛事的先河,对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重大意义。

   

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动力电池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噪音小、行车平顺、提速快等优点,并具备三大独特优势:一是燃料加注时间短,续驶里程长。以12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为例,加氢只需10分钟,续驶里程可达300-400公里;二是清洁无污染,整车排放物仅有水蒸汽,运行过程中还能净化及加湿空气,每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1天净化的空气能满足200名成年人1天的呼吸量;三是环境耐受性强,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在-30℃-60℃环境下正常运行。

具体来说,以延庆到德胜门的919氢能公交车线路为例,全程80公里,日均运营2-3个往返,每2天加一次氢。12米长的919公交车对应柴油公交百公里油耗约23L,对等车型燃料电池公交百公里氢耗约6kg,百公里减碳约60kg。按年运营6万公里计算,一辆氢能公交车年度减碳达36吨,200余辆氢能公交年度减碳近8,000吨。

考虑到中国新能源路线采用的是多轨并行,即纯电和氢能并举发展。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与纯电动汽车形成互补,轻载、短途选择动力电池,重载、长途选择氢燃料电池,共同实现汽车领域零排放。

领跑新经济增长极

据介绍,目前有139家企业注册落地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八大核心零部件技术基本实现了国产自主化,还在不断迭代升级。”任娟娟表示,早些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多是从国外进口。现在,除了功率半导体等一些产品,该公司采购的零部件基本都已实现了国产化,供货速度进一步加快,关键原材料成本也持续下降。

园区内的另一家国内氢能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北京稳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通过自主研发,打造了一系列燃料电池产品及其核心零部件,不仅应用于商用车和工程机械车辆领域,还拓展至移动电源、分布式发电站等非车用领域。2011年成立的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专注于测试电源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副董事长邰坤告诉记者,他们可以为园区内的众多行业提供专业测试电源和系统。

   

“如果加氢站能够跟得上的话,燃料电池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北京稳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琳琳说。作为氢能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在园区内,亿华通、稳力科技生产线上组装好的发动机,在科威尔就可以完成测试。加氢站的氢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面积1,500平方米的涉氢测试中心。这里的公共测试区可为京津冀地区的氢能企业提供专业、快速、便捷、高效的测试服务。

随着氢能应用技术发展逐渐成熟,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持续增大,氢能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相继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在氢能源产业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无论是政府还是产业资本都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据国际氢能协会(IAHE)预测,到2050年,全球环境20%的二氧化碳的减排要靠氢气来完成;氢能还将创造3000万就业岗位,减少6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氢能汽车将占到全球的车辆的20%到25%,并承担18%以上的能源需求,主导脱碳社会。另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中企承揽世界级LNG工程模块交付
5月29日,加拿大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外围工程完工仪式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海福陆场地举行,标志着全球首例一体

0评论2023-06-01398

广东北展2023大湾区智慧交通
昨天是升级了主站,然后信息不同步了昨天是升级了主站,然后信息不同步了昨天是升级了主站,然后信息不同步了

0评论2023-06-01398

H2Fly或于夏季启动新型液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飞行测试
据飞行国际2月4日报道,动力系统开发商H2Fly预计,在安装了新的液氢燃料系统后,其燃料电池驱动的HY4演示机将于今年夏天重返空中。H2Fly首席执行官表示,目前液化空气公司正在对燃料系统进行测试。改用液氢将使HY4的性能至少提高一倍,将续

0评论2023-02-07381

Nedstack与ZBT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
Nedstack和ZBT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并将其产业化。Nedstack正在升级其先进的燃料电池制造能力,到2027年达到1GW的堆栈额定功率容量。两家公司共同开发PEM燃料电池技术,以进一步支持在阿纳姆(荷兰)和杜伊斯堡(德国)地区的PE

0评论2023-02-07379

云南丽江金山高新区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近日,云南省丽江市金山高新区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金山高新区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基地项目是丽江打造“新能源+绿氢”综合应用示范城市的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上海重塑石墨双极板研发制造中心、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江苏

0评论2023-02-07391

广州石化开展氢能二期项目技术培训
近日,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扩能改造(氢能二期)项目可研报告获中国石化总部批复,目前正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力争早日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燃料氢供应中心。为做好氢能源二期项目的技术储备,广州石化提前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图为1月29日,聚乙烯聚苯乙

0评论2023-02-07372

泰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N-甲基吡咯烷酮及氢气综合利用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2月6日,泰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N-甲基吡咯烷酮及氢气综合利用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项目的开工建设,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潍坊及我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的重要成果。据悉,项目总投资6.2亿元,占地73亩,主要建设年产10万吨

0评论2023-02-07391

北京绿交所与国华投资、电规总院、中交信等签署合作协议
原标题:推进氢能碳交易!北京绿交所与国华投资、电规总院、中交信等签署合作协议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成功举行。在启动仪式上举行的战略合作签约活动中,北京绿色交易所分别与中

0评论2023-02-07383

氢能全产业链检测认证实验室筹建工作启动
全球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面对国际市场对氢能专业检测平台的迫切需求,ThinkTank德国氢能协会、青岛能源所、青岛贸促会三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全面启动氢能全产业链检测认证实验室建设工作。  2023年1月17日下午三方召开首次启动会

0评论2023-02-0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