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2011-04-28 2610
核心提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力生产占到化石燃料使用总量的32%,占到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41%。根据IEA数据,如果全球化石燃料发电都能够
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力生产占到化石燃料使用总量的32%,占到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41%。根据IEA数据,如果全球化石燃料发电都能够达到现行最佳效率(按技术可行性估算),则每年可节能7.16亿~9.89亿吨标煤(501~692Mtoe),减排18亿~25亿吨CO2,其中潜力最大的当属燃煤发电(可节能5.12亿~7.16亿吨标煤,减排14亿~20亿吨CO2)。在我国,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要能源行业,同时也是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数据,2009年电力部门煤炭消耗量占工业部门煤炭消耗总量的一半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5%。“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力结构不断优化。根据国家能源局《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数据,“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关停小火电7210万千瓦,提前并超额完成“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目标。全国在役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提高到70%以上,其中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33%,全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33台,在建11台。截至2010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比重合计占26.5%,比2009年提高1.1个百分点,累计发电量7862亿千瓦时,按发电煤耗折算约合2.63亿吨标准煤;二是节能效率不断提升。2010年,全国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35g/kWh,比2009年下降5g/kWh,“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超过35g/kWh,在2008年即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末供电煤耗目标(355g/kWh)。2010年,全国电网线损率为6.49%,比2009年减少0.23个百分点,优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全国平均线损总体处于同类资源与负荷密度条件国家中的先进水平;三是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显著。根据《2009年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情况通报》统计数据,2009年,在全国火电发电量比2005年增长47.4%和电煤消耗增长41.9%的情况下,全国火电厂烟尘排放总量315万吨,比2005年下降45万吨。截至2009年底,安装脱硫装置的燃煤电厂总装机4.7亿千瓦,约占煤电机组的76%(美国2008年为41.5%)。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948万吨,提前一年达到“十一五”末电力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的目标,2009年全国S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334万吨,电力SO2排放量下降352万吨,即电力工业不仅完成了新增机组SO2减排任务,而且通过存量机组的减排承担了其他行业的总量指标。

但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运用经济手段推动节能减排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存在地区差异等。推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制度或管理手段;二是技术创新;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电力行业节能关键技术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现有电厂技术改造、洁净燃煤发电技术、热电联产和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