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起”的煤电

   2023-01-04 大化工580
核心提示:嘴上说急需,身体却很诚实。对于“地位很重要、生活真需要”的煤电,很多曾经的拥有者毅然选择了“用脚投票”,从而,换来了一片愕然的目光。据媒体报道,

嘴上说急需,身体却很诚实。对于“地位很重要、生活真需要”的煤电,很多曾经的拥有者毅然选择了“用脚投票”,从而,换来了一片愕然的目光。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资产处置愈加迫切。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底新一轮煤电资产“甩卖潮”至今,仅五大发电集团就抛售了至少23家煤电厂。

在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周期后,人们重新认识到在“双碳”背景下煤电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两年频出的“电荒”,更加巩固了人们对“没电尚需煤电”的基本判断。所以,无论是从政策支持层面,还是从投资环境层面,煤电似乎一改之前的颓势,大有“梅开二度”之感。

于是,闻风而动的资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投资愿望十分强烈。而那些在“电荒”中很受伤的地方,明显加快了煤电项目核准的盖章速度,从而,给公众留下煤电将在全国范围大规模重启的深刻印象。

对于资本涌入煤电投资市场,有关方面当然乐见其成。试想,如果振臂一呼而应者寥寥,那么,必然孤掌难鸣,喊了个寂寞!这并非杞人忧天:在“双碳”大潮中,煤电终将是时代的沙粒,迟早会死在海滩之上。之所以当前资本热拥,是因为投资者对于市场抱有较好预期。一言蔽之,因为没电,所以煤电仍有市场,只不过人们并不知道时间的界线在哪儿。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恰逢煤电 “小阳春”之时,市场出现两极分化:一边是投资者锣鼓喧天中埋下煤电项目的奠基石,另一边是五大发电集团暗度陈仓抛售煤电厂,着实耐人寻味。

实际上,一则“华能集团总利润在滑落”的消息或许能让人们看出些许端倪,据悉,该集团总利润滑落与煤电板块持续亏损紧密相关。

熟悉发电的人士一定了解,华能集团是煤电“大佬”,曾经一度与大唐集团双雄争霸,为坐上装机头把交椅相互角力。彼时,煤电不仅是财富的体现,更是地位的象征。

但是,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设身处地从发电集团思考,煤电,尤其是存量煤电,已由当初的宝贝变成如今的“包袱”,成为发电集团能源转型路上的重大阻碍。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一定程度上说,存量煤电不削除,集团就没有好日子过。

由此可见,发电集团“去煤化”并不是认识出现偏差,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作为经年累月深耕发电领域的从业者与引领者,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煤电在能源安全保供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双碳”路上的保驾护航作用。然而,在现实面前,“理想”不堪一击。

尽管能源保供添加了砝码,政策的天平偏向煤电,但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多,决痈溃疽者少。比如,疏导煤电价格文件积案盈箱,仍然无法让电价走出去,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市场两极分化或许并不矛盾,发电集团“去煤化”去的只是存量煤电。因为,存量煤电的“身价”看涨,变得越来越高不可攀,已经让拥有者玩不起了。

一方面,除了电价走不出去外,还要另花“重金”对其进行改造,使之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手上的存量煤电越多,肩上的保供责任就越重,关键时刻要全力以赴,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盘活存量煤电正在沦为一场“人民币玩家”的游戏。

对于发电集团而言,“无煤”一身轻。但是,当前,无论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还是能源电力保供,仍需煤电保驾护航。因而,风雨飘摇的煤电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全面系统的市场化推进,而不是拆东墙䃼西墙,零打碎敲地裱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